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实用英语 > 正文
时隔150年,它终于惊艳出水
来源:融媒体采编平台    作者:世纪君   日期: 2022-11-23
导读:长江口二号古船21日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遗址整体重达8800余吨。本次打捞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在提升作用下,古船以每小时约4米的速度逐渐浮出水面。此前,它沉睡于上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北港航道水下,船体埋藏于海床下5.5米。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21日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遗址整体重达8800余吨。本次打捞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在提升作用下,古船以每小时约4米的速度逐渐浮出水面。此前,它沉睡于上海崇明横沙岛东北部北港航道水下,船体埋藏于海床下5.5米。

 

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未来数天内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并将在黄浦江畔“安家”。

 

视频来源:新华社

 

An ancient shipwreck, one of the largest and best-preserved wooden shipwrecks discovered underwater in China to date, was lifted out of waters in Shanghai early Monday.

 

The Yangtze No. 2 Ancient Shipwreck dates back to the reign of Emperor Tongzhi (1862-1875) of the Qing Dynasty. This salvage could offer a useful glimps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local authorities, the shipwreck will soon be transferred to a dock near the Huangpu River for further preservation an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一艘清同治年间的木质帆船,船长约38.1米、宽约9.9米,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

 

11月21日清晨拍摄的“奋力”轮“怀抱”古船的画面(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1月21日清晨,工作人员绑扎固定古船船体。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15年,上海市文物局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这艘木质沉船,命名为“长江口二号”。通过潜水员的水下打捞作业发现,这艘船的31个货仓几乎是满载的,已经打捞起来了大量明清瓷器,取出了紫砂器、矿物、滑轮、瓷器等诸多文物,在取样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有了额外的新发现。

 

图源:新华社

 

A milestone in China's underwater archaeology efforts, the sunken ship was detected in 2015 during a key underwater survey.

 

During the following seven years, a series of underwater archaeological fieldwork projec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waters off Hengsha island in Shanghai's Chongming District.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the ship is about 38.1 meters long and 9.9 meters wide. It has 31 cabins and is loaded with exquisite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porcelain made in Jingdezhen, a world-famous "porcelain capital" in east China's Jiangxi Province.

 

Relics such as purple clay pottery and building materials were also uncovered in and around the shipwreck. Archaeologists believe its excavation could also contribute to the studies of ceramic and economic history in the Qing Dynasty.

 

当考古遇上“黑科技”

一切皆有可能

 

在寻找和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过程中,科学家们跨界“组团出击”,以硬核科技赋能中国水下考古,催生出不少技术创新:“精海”系列无人艇,智能探测长江口二号古船位置、掩埋情况、周围环境;采集海底极其微弱的“波浪能”,为长时间监测保护长江口二号古船及船载文物的水下装备充电;用计算机模拟长江口水域的“沧海桑田”,尝试解密长江口二号古船沉没原因……

 

The salvage operation saw the use of advanced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such as an underwater imaging device — for muddy water — and shield tunneling technology.

 

执掌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80后”女将彭艳带着一支50多人的研究团队陆续研发出“水下沉船自动识别辅助系统”、全球首艘“智能化立体采样无人艇”及“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等科研成果,不断向前拉动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进度条”。

 

11月20日,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参与长江口二号古船现场打捞作业。图源:新华社(受访者供图)

 

她畅想,未来的水下考古再也不是一个高度危险和枯燥的行业,而是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可以建议水下考古工作者去哪里寻找有价值的沉船;包括无人艇队、无人机等在内的“人工智能考古大军”可以自动搜寻确认海底目标……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元宇宙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水下考古全过程,仿佛身临其境进入考古现场。

 

11月20日,上海大学无人艇团队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项目现场调试探测仪器。图源:新华社(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受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委托,多支来自上海知名高校的科学家团队也正以各种先进科技手段赋能备受瞩目的水下考古工程。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科学家团队正对船中出水瓷瓶中的稻壳进行碳十四测年和古植物DNA研究。据此,研究人员可以判断稻壳放入瓷瓶的大致年代,验证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龄”;并根据稻壳DNA大致推测其产地,结合瓷器的窑口,推测长江口二号的上货港口。这是我国国内首次将分子水平的生物基因研究技术应用于水下考古领域。

 

复旦研究团队从瓷瓶中分层取样。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从长江口二号古船上提取的稻谷样本。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我们以最快速度对长江口二号古船上的这些稻壳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发现它们所处时期比清同治年略早一点点……推测这些稻壳可能是陈年晒干的,专门用于船上物品的固定和防震。当然我们也将对船体不同地点出水稻壳进行测年,最后综合判断。”文少卿说,稻壳检测结果与瓷器底款互相印证,进一步确定了长江口二号古船是在清同治年间运行的。

 

视频来源:新华社

 

 

复旦研究团队检测出长江口二号古船上稻谷“年龄”。新华社记者孙丽萍摄

 

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后,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将根据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方案,围绕古船遗址形成过程、建造技术、航线等课题展开全方位研究,揭开“长江口二号”古船蕴藏的大量谜题。

 

新闻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