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图观天下 > 正文
中国taikonauts 是如何炼成的?“航天员女教头”说……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21ST   日期: 2021-06-22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激动欢庆之余,“航天英雄”杨利伟日前提及的关于航天员的一段科普,更让一众网友大呼“自豪”!杨利伟表示:“国际上管航天员叫astronaut,因为我们的成功,又造了一个新的词,中国的航天员叫taikonaut。”

图源:青蜂侠

而很多国家将进入太空的人叫做“宇航员”,中国则称为“航天员”。说到“航天员”,就要先说说“航天”这个名词,据报道,“航天”一词由“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首创。

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宙航行”不免夸大。同时受到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便将人类在大气层以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这也是对“巡天”一词的延伸。

图源:央视新闻

在钱学森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背后,是三十年的付出与坚持。2003年,杨利伟凯旋后专程看望钱学森。此后,航天员凯旋后都会向钱学森报到。



图源:央视频

那么,中国航天员taikonauts都是怎么炼成的呢?

神舟十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七次载人飞行,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七次飞行,人们记住了杨利伟、景海鹏、翟志刚、聂海胜、刘洋等一个个飞天英雄,而亲历了历次发射的“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是这些英雄背后不可或缺的人。

图源:央视新闻

1992年的9月21日,中央批准立项实施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工程立项之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28岁的黄伟芬与这项伟大的事业开始连接在一起。

图源: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报道称,中国的航天员主要从优秀的飞行员中选拔而出。虽然太空与天空仅一字之差,但对人的要求却是天壤之别。除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外,航天员还要承受超重、失重、低压等特殊环境因素的严峻考验,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承受极限。

经过多年的摸索,黄伟芬和她的团队摸索并完善出八大类、百余个航天员的训练课目,每个课目又有很多训练单元,涉及到医学、生理、心理,还有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

图源:央视新闻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每次载人飞船的发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驻留长达三个月之久,并且有出舱活动,这对他们的身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伟芬表示:“出舱活动对航天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加强了他们的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包括上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这都是我们在地面上要加强的。我们地面上在模拟失重水槽里进行出舱活动训练,航天员在水下进行几个小时舱外作业训练。”

图源:央视新闻

How did the three Chinese astronauts, or taikonauts, prepare for their three-month mission aboard the Tiangong Space Station? They did underwater training that simulated a zero-gravity environment, learned how to control mechanical arms and much more.

她回忆称,每次下水,航天员穿着二百多公斤水槽训练服在水槽里训练4小时,对航天员来讲确实很累,汤洪波说刚开始的时候筷子都拿不稳。

图源:央视新闻

30年来,她已7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默默耕耘与奉献,黄伟芬提到《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时哽咽了,说写到了她心里。

图源:央视新闻

“我不觉得亏。看到3名航天员成功到空间站很激动,他们是带着我们的心血、祝福和梦想去飞行。”

Huang Weifen, chief designer at the Astronaut Center of China, was moved to tears by a song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China Media Group (CMG). "I don't need you to recognize me. I don't yearn for your notice. I dedicate my youth to the nation's achievements," read the lyrics. Huang said the song perfectly reflects her heart throughout her career. With a team of less than 30 members, Huang began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astronauts in 1999. And now, Huang has sent seven batches of astronauts to space who were selected and trained under her work.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 新华社 CGTN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