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微信文章 > 头条 > 正文
“对不起,我真没想到这么难……”这条疾控人的留言让网友破防
来源:“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澎湃新闻 上观新闻 中国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 深圳卫健委    作者:21ST   日期: 2022-01-28

作为一个普通的疾控人,我真的没有想到面对疫情这么难,3天熬2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

 

原谅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不原谅,对不起,我真的太累了,也真的感觉太难了……

 

14日,一条疾控工作人员的留言,不经意间打动无数人,也让更多人理解了防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如所说,“你的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负重前行”。

 

不少网友点赞回复表示理解支持↓

 

与新冠病毒赛跑,疾控流调队伍从来都是坚守在一线,他们连续几十个小时枕戈待旦,奔走在各个角落,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在河南安阳市北关区豆腐营街道朝阳社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登记待检居民信息(1月9日摄)。图源:新华社 麻翛然 摄

 

流调人员:没时间喊累

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本轮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全市流调队伍、核酸采样队伍再度拉起警报,即刻启动应急。

 

杨晓明是上海市静安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是该中心第一梯队的流调队员,每次出现疫情,流调任务一单接一单,现场看监控、打电话、完成流调报告。这几天她天天熬大夜,很少有休息时间。

 

1月15日上午,接通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杨晓明声音沙哑的声音,透出连续在一线通宵达旦流调后的疲累。杨晓明是众多流调队员中的一位。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1月13日晚上20时许,她接到最新一单流调任务,放下碗筷马上出发了。这单任务是在某公共场所排摸次密接、高筛人群。

 

疫情防控时期,每出现一个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就产生大量密接、次密接、高风险人群的排摸任务。这些工作交叉在一起,非常庞杂,务必精细,背后是成千上万名像杨晓明一样的防控人员。

 

“没有马虎的余地,每一单任务都关键,必须快速精准地完成流调。”她说。

 

1月13日21时许杨晓明和同事就到达指定地点。路上她已联系了所在街道和相关物业,在他们配合协助下快速开展工作。

 

先是要看监控。在流调的过程中,除了询问,看监控是一个很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个过程是很复杂,要研究透相关人员交集的时间、什么地点、身边有哪些人,他们有没有接触,接触时有没有戴口罩,是不是保持社交距离,场所的通风情况等等。”她说。

 

查看监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有时监控中始终定位不到相关人员,需要往前、往后调整很长时间才把人找到。有时,定位该人员,但其的活动轨迹中存在监控盲点,又需要调取更远处的监控再次精准定位。

 

查看监控之外,流调队员更会到实地查看,进一步确定密接者的实际位置、周边环境、相关距离,检查场所的通风状况等等,还要和有关人员沟通具体情况。

 

1月14日凌晨两点多,杨晓明把相关人员的点位情况掌握后,连夜写完流调报告并上传。只有够快,后续的社区等防控部门也才能更快对相关人员进行管控,彻底切断疫情潜在的传播可能。

 

作为流调队员,杨晓明说,看监控就很考验经验,看多了才能快速精准定位。另外,流调队员还要善于沟通,因为面对的人群非常庞杂,沟通时需要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她说,如今大部分市民对防疫工作很配合,流调的效率也很高。大家协同意识也很强,对流调工作非常支持,这也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不过她也碰到过一些状况。杨晓明说,一次她打电话核实流调信息,对方报了警,警察向这个人核实了疾控人员身份后,对方还是不信,怀疑骗子。“我跟他说了半小时,就是一直不配合,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无奈的,也影响流调效率。”

 

1月14日,杨晓明又熬一个大夜,协助其他小组完成有关防控工作,1月15日早晨回到家。

 

“没时间喊累,这是我们作为疾控人的责任和义务。”杨晓明说,此时在她身边还有太多正在日以继夜开展防控工作的人员,每个人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

 

2022年1月1日,上海,新年第一天,铁路上海站迎来出行大客流,防疫人员在进出站口严格查验乘客健康码。图源:人民视觉

 

做应急流调,

半夜1点能收工就很幸福

 

据上观新闻报道,已经参加工作11年的姜晨彦,是上海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密接组负责人。2022年第一天,她就经历了通宵工作,忙到现在几乎没有停歇。

 

面对每一名感染者、密接、次密接,流调人员会先询问其活动轨迹,再到其活动过的场所现场调取监控,结合消费支付记录等,让活动轨迹形成闭环。“每一分每一秒做了什么,都不能有空档。”同时,相关人员会被及时转入隔离点做核酸检测采样,涉及到的场所也会进行终末消毒。

 

1月11日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当天凌晨3时姜晨彦被电话叫醒,从暖洋洋的被窝里钻进寒风肆虐的冬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主要进行现场视频排查、密接调查、统计密接数字等工作。姜晨彦回忆:“监控室很简陋,连凳子都没有,我们就坐在流调箱上看了一夜监控。可能因为电脑太多,监控室里还开了冷气空调,特别冷。”

 

因为流调情况多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很多流调人员去现场也随身带着洗漱用品。“有时候太久没睡觉,大脑会非常混乱,需要赶紧去补一两个小时睡眠,比如在车里、在流调现场的桌子上眯一会儿,再继续工作。”

 

在上海市疾控中心,走廊上堆有不少泡面、火腿肠、自热火锅等方便食品。姜晨彦说:“如果哪天我们能在半夜12点或1点收工,回单位吃一碗热乎的,就感觉很幸福了。”

 

一年四季,在流调人员眼中分外鲜明。漆黑的冬夜里寒风刺骨,夏天酷暑难耐,有时流调人员需要穿防护服裹成“大白”,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衣服往往湿透了,能拧出水来。这样辛苦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两年。

 

1月15日,在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街道金月湾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将核酸样本装车运往实验室检测。图源:新华社 孙凡越 摄

 

重点场所风险人群判定是个“技术活儿

 

去年北京疫情发生后,流调人员同样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与病毒赛跑,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

 

出现场做风险排查,是市级流调组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这也是划定密接和风险人群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一些病例居住的小区,还要根据风险排查情况,去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类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健康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北京市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领域专家杨鹏和队员们的核心工作正是做流调、摸排风险点位、找密接。在此基础上,更新风险点地图、做好风险评估,是作为判定风险人群、指导现场管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依据。

 

杨鹏去年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进入现场,先查看建筑物内的环境,比如在一家餐厅,如果是个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那么相关时间段内的整个餐厅人员都要判定为密接。若现场是个能容纳500人的大餐厅,通风状况良好,那么就要仔细摸排病例在餐厅内的通行轨迹和接触过的人,包括找到病例坐过的位置及周边的人。”

 

“为了及时处理信息,有的队员一天只睡两小时;出现场排查风险的队员常常一整天都顾不上吃饭,有的地方情况复杂,需要花好几个小时查看视频监控;还有的同事熬夜作图,眼睛都熬出了血丝……”杨鹏说,大家都已经一周多没回家了,却还是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只想把工作干得快点、再快点。

 

寻找风险人员同样也是个“大工程”,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查健康宝、出入登记、视频监控,甚至动用街乡镇的力量挨个打电话核实,“掘地三尺”也要把风险人员找到并落位管控。

 

杨鹏还强调了一点:在排查过程中,关于密接人员和风险人群的查找,不同的场所查找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健康宝扫码落实严格的地方可以直接查健康宝。有的场所没有严格规范扫码,只能查出入记录,或者是查看监控视频,以及上门开展‘敲门行动’等等,这些方式则需要流调人员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国家卫健委:16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3例

 

1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0例(上海35例,广东8例,四川5例,广西3例,浙江2例,云南2例,北京1例,辽宁1例,福建1例,山东1例,河南1例),含1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5例,广东4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163例(天津80例,其中津南区79例、东丽区1例;河南68例,其中安阳市60例、许昌市7例、郑州市1例;广东9例,其中珠海市5例、深圳市2例、梅州市1例、中山市1例;陕西5例,均在西安市;广西1例,在崇左市),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8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1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8例(境外输入2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42例(境外输入692例)。

 

The Chinese mainland recorded 223 confirmed COVID-19 cases on Sunday, with 163 linked to local transmissions and 60 from overseas,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showed on Monday. A total of 28 new asymptomatic cases were also recorded, and 742 asymptomatic patients remain under medical observation.

 

1月16日,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的博雅西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核实居民信息。图源:新华社 任超 摄

 

@所有人,流调电话一定要接!

这7件事要牢记

 

1、啥是流调?
 
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就是要搞明白——在过去重要时间段里,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那些事儿,是否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或被传染疾病的风险。
 
这过程,其实就跟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抽丝剥茧,通过线索弄清传播链条,发现密接和次密接人群,并找出引起疾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2、为啥要做流调
 
流调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流调收集的信息能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体现在——
 
  • 可以追踪传染源(患者)的活动轨迹;

  • 评估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划定风险区域;

  • 追踪密切接触者、排查高危人群;

  • 是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基本依据。

 
3、哪些人要做流调?
 
  • 疑似病例;

  • 确诊病例;

  • 无症状感染者;

  • 可疑污染环境有过密切接触或共同暴露的人员。

 
4、流调都问些啥?
 
  • 个人信息——姓名、年龄、家住哪里、家里有几人、现在位置……

  • 健康状况——近期可有不适?近期是否就医?是否有发烧咳嗽等异常情况,是否做过核酸检测……

  • 疫区旅游史——是否去疫区旅行过、经停过,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

  • 疫区居住史——你的老家在哪?回去住了没?

  • 病例密切接触史——同乘旅客、近距离交流、居家成员、同事同学、围观群众……

  • 交通工具——是否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 其他必要信息——对疾病防控有用的信息。

 
5、流调员打你电话该咋办?
 
接到流调电话时,先稳住、不要慌。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
 
遇到流调人员登门拜访或电话、微信询问时,请一定配合,仔细回顾近期行程,如实回答。
 
注意:拒不配合,故意隐瞒情况,造成疫情传播的会被依法依规惩处。
 
6、流调会保护隐私吗?
 
流调过程中,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所获得的所有信息都严格保密。
 
7、如何甄别是流调电话而非诈骗电话?
 
这7件事,真正的流调工作人员绝对不会问——
 
  • 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 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你扫描;

  • 找你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 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你点击;

  • 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你付费;

  • 以任何理由要求你加入QQ群、微信群;

  • 以任何理由让你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综合来源:“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澎湃新闻 上观新闻 中国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 深圳卫健委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