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致经典 > 文化速递 > 正文
村上春树变电台主播?面对困难,古人竟有这番豪情壮志……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王志彬   日期: 2020-05-27
导读:今天“致经典”小编为大家分享两首诗《蜀道难》和《涉江采芙蓉》,一起领略面对艰难险阻的壮志豪情和佳人在异地的肝肠寸断。



2020年,原本是一个被人们寄予了希望和祝福的年份,但是突然到来的疫情,使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被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下。
 
由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人们日常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很多无法做的事情,有太多不能到的远方,有很多无法纾解的思念。
 
近日,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电台特别节目“村上RADIO”再次上线。节目内容温暖、积极向上、鼓舞人心,抚慰和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在古代,人们又是怎么处理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呢?

今天“致经典”小编为大家分享两首诗《蜀道难》和《涉江采芙蓉》,一起领略古人面对艰难险阻的壮志豪情和异地恋情的肝肠寸断。
 
《蜀道难》:谪仙之作,非与凡同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是一幅峥嵘嵯峨的蜀道山水图,也是一首行路之人欷歔感叹的悲歌,更是一种对于时世艰难、理想难寻的人生之路的象征。
我们喜欢《蜀道难》,不仅是因为那蜀中山道的高险奇绝让人叹服,更是因为蜀道本身象征的人生困境让人深思。

蜀道让人嗟叹,也让人振奋,让人胆寒,也诱人攀援。

李白却一次又一次喟叹行路难,然而又蔑视其难,潇洒行路,他的人生,充满了雄壮之气,豪迈之情。
 
李白的《蜀道难》,得的是蜀地蜀山蜀道之势,所谓“势”,既是形状,又是场面,更是气韵。

他能想见蜀道之势,又心中极有丘壑,故能写出蜀道之势,而又超越蜀道之势,于艰险中见雄壮,这是他的傲人才气。

心中牵挂友人入蜀难行、途中孤苦,故能写出拳拳关切之情,这是他的深情厚谊。

故而《蜀道难》得的是地之势,写出的却是文之势,人之势。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涉江采芙蓉》:谁在思念谁
 
涉江采芙蓉
(东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全诗八句,构成了一条情感行走的路线:

忧而出行—得莲起问—忆得漫漫—忧伤终老。

从忧伤出发,不觉又走回原地,这条路线是封闭的,并没有一个出口。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女子满怀柔情采摘下粉红美丽的莲花准备送给自己的恋人时,猛然记起他不在身边,而在“远道”。

与别人的欢乐嬉笑不同,她默然无语地注视着手中的芙蓉,轻轻地问自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此刻手中摘有鲜花芳草,却没有可以馈送的对象,因为相思者乃在远道。对于有情人而言,即使咫尺,不得相见,也是一种痛苦。可是在远道,真的是你不能相望,也不能相守。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女主人公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

思念往往都是双向的,像这样反过来写,好像思念从去处又反弹了回来,于是去处成了来处,分不清谁在思念谁,谁更思念谁。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浩叹发自女主人公的心胸,但同样也是丈夫心中的悲叹。恩爱夫妻本当长相厮守,但如今却是两地分离天涯相隔。

忧伤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对他们而言,就是时代之中被世情所逼分异两地,而这种感觉需一直延续下去,直至终老。

作者介绍
 


王志彬,北京四中语文教师、人文实验班班主任、“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特聘导师、央视《朗读者》第二季文学编辑。著作有《细度〈呐喊〉大先生的绝望与希望》、《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篇品读》、《在北京四中学作文(高中卷)》等热销图书,曾参与编写《全国中小学生教育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图书,曾承担国家级、市级区级若干课题,并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想读懂一首诗传达的已经?
想了解世人作诗时的心境?
想听更多诗词背后的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英经典诗歌诵读大礼包”!听北京四中语文教师、“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特聘导师王志彬老师为你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窥见古代诗人的生活。
 
诵读改善记忆,礼包中还有诵读专家李洪涛老师的诵读示范和诵读指南,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北大学生也在学的英文经典儿歌、诗歌的诵读系列课程你怎能错过?北大教授、语音专家王式仁老师亲自示范、指导,从此拥有一口地道的英语发音不是梦!英语诗歌系列课程包含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王式仁老师为你解读英诗中的精华。

 
内容来源:《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篇品读》、古诗文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版权与免责声明:
“致经典双语诵读”所转载、摘编的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eltreview@i21st.cn。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