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声声蝉鸣,片片树荫;
冰镇可乐,美味冰淇淋,可口西瓜。
每年夏天都相似,年年夏天却不同。
夏天,欢迎你!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确立时间较早。它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古代认为这是夏季开始的日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对这个节气的意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这里的“假”,有“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从气候上讲,人们则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古书中记载:“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其年景基本定局,故有“立夏看夏”之说。
立夏习俗
立夏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立夏这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立夏称人
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们的身体容易出现不适感,比如不思饮食等等。因此要在立夏日“称人”,就是用秤给人们称体重,主要是老人和小孩。
然后,等夏天过去之后,再称一次体重,和之前的体重做对比,借此查看健康情况,可以及时调理身体。
立夏斗蛋
大人们会煮熟几个鸡蛋,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蛋分两端,尖着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最后分出胜负。
立夏饭
“立夏饭”是一种特色饮食:人们用红豆、黄豆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蒸熟后食用。
有民俗专家解释,这种立夏饭也叫五色饭,寓意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
立夏诗歌
立夏,让我们一起品读立夏诗词,在诗歌的世界里,清凉一夏吧!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句小诗,宛然一幅耐人寻味的夏日小池图画,这诱人的魅力、神奇的作用,首先得力于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
树阴所以映照在水中,是因为它浓情密意地爱慕那晴天池水的温柔。
泉与流,树与水,这些自然景物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
新荷的尖角刚刚露出水面,而蜻蜓已经一早早立在上面了。
这里洋溢着一种发现的喜悦和发现的美,这种美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悦人耳目,怡人心神。
(《析杨万里<小池>》,张成德,名作欣赏)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天的夜晚,水池旁高轩闲敞,沐浴之后高卧凉榻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映着月色的荷塘传来阵阵清香,四周是苍翠的凤尾竹,竹叶上的露珠滴落石级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月光、凉风、荷香、翠竹、清露、脆响,构成一个何等凉爽洁净、清纯高雅的境界。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吴振华,古典文学知识)
路过春天,走进夏天,春夏之交,一派诗情画意。
这一刻,开启下一个新生活。
想读懂一首诗传达的意境?
想了解诗人作诗时的心境?
想听更多诗词背后的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英经典诗歌诵读大礼包”!听北京四中语文教师、“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特聘导师王志彬老师为你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窥见古代诗人的生活。
诵读改善记忆,礼包中还有诵读专家李洪涛老师的诵读示范和诵读指南,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北大学生也在学的英文经典儿歌、诗歌的诵读系列课程你怎能错过?北大教授、语音专家王式仁老师亲自示范、指导,从此拥有一口地道的英语发音不是梦!英语诗歌系列课程包含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王式仁老师为你解读英诗中的精华。
第三届“致经典”双语诵读地区大会精选“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育部《语文课程标注》近百首中华古诗词双语版,新增西方经典诗歌朗诵,特设“一带一路”选拔区和国际诵读会。初选火热进行中!报名人数逾80万,你还不快来!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版权与免责声明:
“致经典双语诵读”所转载、摘编的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eltreview@i21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