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致经典 > 活动动态 > 正文
第四届“致经典”人大附中校园决选:走进学霸的诗和远方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21ST   日期: 2021-05-19
第四届“致经典”双语诵读会走进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面向高一高二同学展开两轮选拔,最终15名选手脱颖而出,站上了人大附中校园决选的舞台。

5月17日,第四届“致经典”双语诵读会人大附中校园决选在北京难得一见的落日红霞中完美收官。人大附中教师昌盛、高建华、邹仲悦、张紫潆及21世纪报社致经典项目组主任田文担任评委。人大附中两位副校长刘秀清、刘卫民也亲临现场为学生们加油。学生们通过诗词经典崇先贤之德、博古今之学,以双语互鉴创少年之新、求真理之实。





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窗边景,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山河图;从“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个体愁绪,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生命喟叹。选手们通过朗诵与诗人们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也让我们从平仄开合间抽丝剥茧地捕捉到了这些“学霸”们心中柔软而美好的诗和远方。




“内卷”“鸡娃”“海淀家长”……这些标签不断放大着教育焦虑,孩子们“即兴成长”的能力往往被忽略。分数之外,新时代的青少年其实有着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看法。

获得冠军的刘宝祥同学选择了《将进酒》作为自己的朗诵篇目,在评委提问环节中当被问到“如果要用你的财富来交换一件东西,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时,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中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人大附中的孩子们以诗言志,发出了属于青少年的真实之声。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有不少选手都选择用红诗表达自己对于党和国家的热爱,凭激昂文字敬青春时代的壮志满怀。于济泽在朗读者环节用一首慷慨澎湃的《沁园春·长沙》赢得了满堂喝彩,在他心里,红诗不仅有诗歌的艺术价值,更有令青少年获益匪浅的思想启迪。

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曾言:“教育者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在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人大附中语文教师昌盛认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并不在外部的说教,而是源于学生内心自发的体察和认同。他希望学生在接受新的文化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加强互参的思维以及对话的意识。

昌盛认为双语诵读这样的形式能够鼓励学生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了解中国古诗词,进而更加体认汉语诗歌独特的声律魅力,加深青少年对中国语言文化精神的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人大附中英语教师邹仲悦认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仅要当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受益者,更要当参与者。她认为千禧一代的青少年能够以最与时代接轨的思想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玩转多媒体,扩大国际“朋友圈”,为中国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发认同,用双语学习经典这种创新化的模式可以让典籍的魅力不受时空和文字的束缚,为学生培养参与国际传播的能力,为他们创造对外发声的途径。”邹仲悦说。

“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由中国日报社指导,21世纪报社与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协办。第四届“致经典”双语诵读会自二月启动,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逾百万名选手的报名。

“致经典”双语诵读会以“传承文化 传播中国 文明互鉴”为宗旨,坚持公益、自愿参与的原则。大会面向3至18岁海内外青少年学生,通过中英文朗诵中华古典诗词和西方经典诗歌、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情境、传统文化知识挑战等内容为广大青少年搭建一个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舞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第四届“致经典”双语诵读会人大附校园选拔成功落幕,刘宝祥、李夫禹和袁黛茜同学分别摘得冠、亚、季军,其他十二名同学获得“致经典”双语诵读会全国校园决选(人大附中)一、二、三等奖。
 
用诗意青春点亮世界经典,
持文化之炬走进中国名校。
“致经典”双语诵读会,期待你的加入!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