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致经典 > 文化速递 > 正文
这场热火朝天的“环球诗词大会”,你确定不来一睹为快?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21ST   日期: 2020-03-25
导读:“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现在中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也向世界伸出友谊之手,伴随这些物资漂洋过海的,还有寄托着中国人民投桃报李的真情文字!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中国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世界各国给我们进行物资援助,现在中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也向世界伸出友谊之手,伴随这些物资漂洋过海的,还有寄托着中国人民投桃报李的真情文字,这场温暖人心的“环球诗词大会”正在上演——

中国-意大利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
 
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期盼疫情早日过去,真正的春天早日来临。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日本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明月当头照,中日友谊如同这静谧的江景,安静宁和。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互作伴,遇到外来的侵害或灾祸时,协同看守瞭望,彼此提供帮助,在这位尚未知的新冠病毒面前,中日定会通过互帮互助、和睦共处,打赢这场战“疫”!
 
雾尽风暖,樱花将灿。

化用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俳句“樱花树之下,没有陌路人”,等到疫情散去,日本的樱花必将漫山遍野绽放。

中国-韩国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意为只要彼此互相了解、感情深厚,便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扁舟共济与君同。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愿意和君共乘一艘船,传递着我们愿与韩国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信心。

浮云游子意,明月故乡情。

化用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漂泊在外的华人华侨永远是祖国的牵挂。

岁寒松柏,长毋相忘。

出自朝鲜王朝时期诗人金正喜:寓意中韩人民如同屹立寒冬的松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中国-法国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出自三国蜀汉学者谯周《谯子·齐交》:交对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谊比金石更加坚实,寓意中法两国情比金坚,共克时艰。

中国-印度

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

化用玄奘诗作《题尼莲河七言》中的“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的事迹,世代相传。他取回大量梵文经卷后,进行了翻译、传播。此诗句用来表达对印度民众的美好祝愿。

中国-德国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出自德国谚语,形容中德两国人民悠久的交往历史和深厚友谊,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德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如今中国投桃报李,与全球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中国-比利时

团结就是力量。

捐赠比利时的物资包装上,用法语、荷兰语、中文写着“团结就是力量”作为寄语。列日机场大屏亦用中文打出这句格言作为回应。这句印在比利时国徽上的格言,在中国同样深入人心。在当下,团结是抗击疫情最可贵的力量。
 
(图片来源:新华社 张铖)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愿这些寄语能过超越文化的隔阂,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都感受到人类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勇气;这场特殊时期的“环球诗词大会”让我们看到文化的力量,救援物资在全世界流通,互助爱心时刻相伴左右!

想读懂一首诗传达的意境?
想了解诗人作诗时的心境?
想听更多诗词背后的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英经典诗歌诵读大礼包”!听北京四中语文教师、“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特聘导师王志彬老师为你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窥见古代诗人的生活。

诵读改善记忆,礼包中还有诵读专家李洪涛老师的诵读示范和诵读指南,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北大学生也在学的英文经典儿歌、诗歌的诵读系列课程你怎能错过?北大教授、语音专家王式仁老师亲自示范、指导,从此拥有一口地道的英语发音不是梦!英语诗歌系列课程包含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王式仁老师为你解读英诗中的精华。

第三届“致经典”双语诵读会地区初选正在火热进行中。大会精选“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近百首中华古诗词双语版,新增西方经典诗歌朗诵,特设“一带一路”选拔区和国际诵读会,赶快扫码报名吧~
 

内容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古诗文网。
图片来源:新华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致经典双语诵读”所转载、摘编的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eltreview@i21st.cn。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