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豪迈直爽的北朝民歌,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在寒山寺外傍愁而眠,昨日的余音仿佛还萦绕在耳畔,那今天又会有怎样的光景呢?
在家待了这么多天,那颗闭关已久的心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了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致经典”特聘导师李洪涛老师去看看屋外的风景吧!
1
跟着诗人来到西湖河畔,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把下面的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后,顿时好像失去了韵味,这就是中华古诗词的魔力所在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让我们一起进入那个声情并茂的美丽西湖吧——读着这首诗,仿佛进入了一幅画卷,开心的字眼就需要我们大声地朗诵出来。
诵读要点
1.“水光潋滟晴方好”:“水光潋滟”轻轻地发出声音,“晴方”就放开嗓子让它放晴吧,“好”要拉个长音,让这美好多一丝存留;
2.“山色空蒙”也同样不宜高声,“奇”要释放它的奇特魅力;
3. 接下来诗人要抒发情感,“西湖”和“西子”要实声出来,高昂过后回归平静,“相宜”拉出长音,闭眼享受这韶华。
如何进一步提升呢?看看李老师的小妙招——
1. 七言绝句的第三句话在读之前一定要大吸一口气,把气息攒得足足的,然后底气十足地给放出来。
2. 第四句缓口气,恢复之前的平静,静静地和作者一起享受其中的情趣。
2
此时已莺飞草长,美丽的江南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诵读要点
1. 诗人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所以我们也需要大声地诵出“江南好”,“景”字和“谙”字拉出长音,在心里悄悄告诉自己还是曾经的那抹风景,还保留着那份熟悉感。
2. 但是接下来没有办法再低调了,“红胜火”一定要让它火起来,淙淙的江水“绿如蓝”需要虚声让它静静流淌。
3. 最后再次抒情,“能”高声出来,顿一下,“忆江南”同样也高声表露心扉。
听着美妙的朗诵,突然好想去江南看看白居易笔下的江南啊!
3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美景常在,时间去一去不回——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诵读要点
1. 朗诵五言律诗有一个特别好用的绝招就是声音形成一个“山丘状”,什么意思呢?简言之就是每句的中间字用高音,前面气息慢慢往上提,后面慢慢往下降,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山丘。
2. “少壮”用拖音,表达惋惜,“老大”用虚音和拖音,表达叹息,“徒伤悲”一字一顿,表达无奈。
经常挂在嘴边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不是一激动又读成了顺口溜?还记得昨天李老师的妙招吗?加上手势,动作慢下来,朗诵也就自然而然跟着慢下来了。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会经历从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等到年老时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4
正值风华正茂时节的小伙伴们,定须珍惜时光,加倍努力!最后一首《登鹳雀楼》来为所有努力奋斗的人儿加油!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要点
1. “白日”高起到“依”字,接着声音回落到“山尽”,“黄河”高起,“海流”回落。
2. “目”字拖音,“更上一层楼”要乘胜追击,高音直达最高处。
中华古诗词美,诵读中华古诗词更是美的享受,置身其中和古代诗豪游山玩水、评古论今,妙不可言!
一个能够朗诵出感情、朗诵出韵味的人,一定吃透了诗歌的意思,了解了诗歌的内涵,领悟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呈现出成功的朗诵之作。所以诗歌朗诵不仅仅是一个声音的输出,更是文学素养的体现。现在,去诗歌的世界里释放自己吧!
后续讲座回放讲解
第三讲:初中段、高中段初选篇目诵读指导(李洪涛老师 已播出)
第四讲:诗词鉴赏要领(王志彬老师 2020年3月13日 19:00-20:00)
第五讲:英语诗歌诵读要领(上)(王式仁教授 2020年3月14日 19:00-20:00)
第六讲:英语诗歌诵读要领(下)(王式仁教授 2020年3月15日 19:00-20:00)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扫描二维码,跟着直播回放一起深入学习吧!
第三届“致经典”双语诵读地区大会精选“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育部《语文课程标注》近百首中华古诗词双语版,新增西方经典诗歌朗诵,特设“一带一路”选拔区和国际诵读会。初选正在火热进行中,赶快扫码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