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谈及中日间就抗“疫”进行的互助时,引用古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句诗出自《诗经》的《国风·卫风·木瓜》,意思是你给我木瓜,我回报你美玉,是古人描写礼尚往来的诗句,也表达了一种做人的道理。全诗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耿爽引用了这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肯定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帮助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帮助日本的强烈意愿。那么,这句古语该如何翻译呢?外交部给出了答案↓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尽管当前中国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疫物资还不是那么充裕,但我们愿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进一步同日方分享信息和经验,并根据日方需要,继续向日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To quote a line from the Book of Songs, "You throw a peach to me, I give you a white jade for friendship". Though we are still facing a severe situation at home with rather tight medical supplies, we will further share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 with Japan and offer as much support and assistance as possible based on its need.
那么,《木瓜》整首诗该如何翻译呢?早在1993年,著名翻译家、“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翻译的《诗经》英语全译本就在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由中国译者翻译的《诗经》英语全译本,开辟出《诗经》英译的新局面。许渊冲将《木瓜》全文译为:
Gifts
She throws a quince to me;
I give her a green jade
Not in return, you see,
But to show acquaintance made.
She throws a peach to me;
I give her a white jade
Not in return, you see,
But to show friendship made.
She throws a plum to me;
I give her jasper fair
Not in return, you see,
But to show love fore’er.
原诗每章仅换两个字,“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差异不大。三章基本重复,平铺直叙,波澜不惊。而在译诗中,每章前三句保持原意,变化不大,关键是第四句呈现出明显的感情递进关系,从相识(acquaintance)到相交(friendship)再到相爱(love fore’er),结构更加清晰,较好地传达了男女相互赠答、感情逐渐累积的过程,体现出译者具体细致的感受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许渊冲重视在用韵上与原作基调保持一致。由于中英格律诗在音节、词汇、韵律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在翻译中保持原有格律几乎是不可能的。许渊冲译诗大多采用3、4音步,少数诗篇采用5、6音步,以契合《诗经》大多是四言诗,间有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句的特点。至于韵式,《诗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包括一韵到底,分为偶句韵、首句入韵、句句用韵;两韵以上的诗章,分为一般换韵、交韵、抱韵等。许渊冲译诗灵活使用双行韵、隔行韵、连韵等韵式。整体而言,译本与原作用韵有相似之处,既排列整齐,又富于变化。
相比起西方译者更关注《诗经》的历史文献价值,并倾向从西方诗学的角度理解和把握《诗经》的文学特征,许渊冲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提出译诗的“三美”论:并在其《诗经》译本前言中说:“总而言之,我的英译希望尽可能传达《诗经》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且与以往的各种语体译文也不尽相同。”可见,许渊冲翻译《诗经》是在“三美”论指导下完成的,其翻译理念要求既要传译出原作的语言形式美,又要重视传达原作的意蕴美。
许渊冲译本在翻译目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手法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本土立场,深入发掘《诗经》所特有的质朴自然、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书写了《诗经》英译发展的新历程。
由许渊冲教授担任总顾问的第三届“致经典”双语诵读地区大会精选“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近百首中华古诗词双语版,新增西方经典诗歌朗诵,特设“一带一路”选拔区和国际诵读会。初选正在火热进行中,赶快扫码报名吧~
文章来源:译·世界公众号、左岩《许渊冲、汪榕培<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致经典双语诵读”所转载、摘编的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eltreview@i21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