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致经典 > 文化速递 > 正文
从“风月同天”“武汉加油”说起:诗意、文明与我们的责任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王志彬   日期: 2020-02-13
导读:“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为什么火?背后有哪些故事?



日本友邻在捐赠给中国的防疫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前几天,这八个字火了。最近,同样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也火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看到这些句子时,内心一动,长期的语文教学让人对语言与诗是细腻敏感的。在当下直白、浅显的口号式呐喊中,这些语句韵味悠长,令人沉吟。本来为疫情牵挂的心,看到这八个字后,会有一阵清凉。文字能静心,尽管不会持续时间太久。毕竟现实是沉重和残酷的。

01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是盛唐时日本权臣长屋王赠给中国高僧大德袈裟上刺绣的字,后面还有“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八个字。《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鉴真和尚在决定前往日本传戒律时,与众弟子谈话时,涉及到了上面的十六个字: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

由是观之,这八个字,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现在诸多自媒体的讨论,是忽视了这层语境的,纵然八个字单拎出来也足够讨论很久。

我看完之后,有三点感受。首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源自一段与佛有关的典故,也就有了“我佛慈悲”的意味。在作为共同体的全人类语境中,佛度一切劫难。疫情就是劫难之一,大家一起携手,共同度过这场灾祸。

其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关系,是日本民间传达出来的善意和鼓励,毕竟后八个字是“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就是要结善缘。

第三,这是知识分子使用的语言,是文化人对于典雅优美的追求,而它在国内的走红,也反映出疫情当下,舆论和民间对这种诗与美的温润渴求。
 

02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语言都是美好、隽永的。有人由此得出“论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确重要,不然连上述词句都不会用,甚至都没听过。

其实,话语的背后,折射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这涉及到个体的人、集体的人,不同语境下的人(身处苦难之中的亲历者,或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因而,我们的反思从不应仅仅停留在遣词用句层面,而应该叩问文字背后所凸显的文明问题,身为个人,又如何审慎地表达、警惕与反思?

光明网评论员写道:“诗终究是诗,标语也终究是标语,只是背后的思维模式与文明感,更发人深省。这种文明感,是对法治的信仰,与同胞的共情,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文明是精致的,不能在防疫的旗号下,对复杂的社会活动以‘一刀切’的办法粗糙应付。文明就有它的体面。就像在刻不容缓的援助中,并不妨碍写上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事态紧急,但善意、体谅、同情也不是就无处安放了。”

04
文字的问题,折射的是更广阔的文明问题,深以为然。而有人将这些诗句与“中国加油”相对立,并决出高下,我并不赞同。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是直白晓畅的集体口号,是最大程度呼吁和号召每一个中国人民为武汉、为中国加油,在语言功能和传播适用性上,它的存在是无可非议的。口号需要有普适性,需要绝大多数中国人能听懂、能够在内心激荡起情感的语言。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是面向公众的语言,是所有声音汇入集体,并形成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大国的合奏之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典雅的、书面的、清风拂面的、尊重知识分子语言习惯和审美趣味的表述,是个体对个体的窃窃私语,是文明的独语。

05
这让我想起此次疫情,一些刷足了存在感的乡村高音喇叭。陕西有改编的秦腔唱词:

荆楚病毒来秦川,自古难过函谷关;谁来串门不蒙面,他荆轲刺秦不用剑。不要聚餐太危险,他刘邦不赴鸿门宴。不戴口罩快躲远,王朗死于唾沫飞溅。

河南乡村所谓的硬核广播:“再三的强调,叫你搁家待着,你就待不住,在你家待着能把你憋死喽?”诸如此类。 

这些话语确实很赤裸、很暴力。但这些标语对乡村的受众、民间的语言习俗,是有效的,在这个向度上,你只能在广播中呼喊“武汉加油”,而非“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06
我那些文化水平有限的乡亲,他们看不懂王昌龄的诗句,不清楚《诗经·无衣》在说什么,也不关心日本友邻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些优美典雅的诗句,在乡民那里就是“不好好说话”。

文字背后是思维水平,是文明程度。可是,疫情目前,除了思维水平、文明程度、优美诗意之外,还有立场、受众、接受效果等多个维度的考量。在某些意义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代替不了“武汉加油”,所以,不要只站在一个立场上,尤其是自以为得意的所谓“文明”立场。

那些粗糙的横幅标语,的确暴露出语言的匮乏,这是疫情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悠悠古国,诗的国度,用语有问题,受众水平低也是问题。

那些依然在疫情下聚集消磨时光的做法,需要制止,而开启民智,让智慧之光抵达尚未抵达的地方,依然是你我这代人、以及未来知识分子的使命。 

文章来源:北京四中语文公众号。(已获授权)

想听北京四中语文教师、“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特聘导师王志彬老师为你讲述更多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赶快扫码领取“中英经典诗歌诵读大礼包”!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即日起至二月底,中英经典诗歌诵读大礼包,限时免费试听!千万不要错过!



第三届“致经典”双语诵读地区初选正在火热进行中。大会精选“部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近百首中华古诗词双语版,新增西方经典诗歌朗诵,特设“一带一路”选拔区和国际诵读会,赶快扫码报名吧~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