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作为最直接、最生动的文学形式,诗歌尤其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情感与精神品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绚丽多姿的文化,既有璀璨的文学大国,也有很多不为人熟知的地方,千百年来传唱着美丽的史诗和民歌。今天,“致经典”就带着大家一起去追寻那一抹异国的诗香。
云鹤,本名蓝廷骏,是著名的华文诗人。祖籍福建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出身于华侨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中西文化的双重熏陶,热爱文学,1967年毕业于菲律宾远东大学。曾任菲律宾《世界日报》文艺副刊主编,菲律宾作家联盟理事。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被誉为东南亚诗人的领军人物,也是国内首届“东南亚华文诗歌国际研讨会”的发起人。
云鹤先生一生致力于新诗创作,他的诗路上既有鲜花,也有荆棘。他是一位具有较好的语言智能、较自觉的诗体意识和较强烈的现代意识的优秀诗人。他的语言智能、诗体意识和现代意识使他创作出了《蓝尘》、《野生植物 》等优秀诗作。著有诗集《忧郁的五线谱》、《秋天里的春天》、《盗虹的人》等。
云鹤先生是一位有感情、有思想和有语言智能的现代诗人,他对宇宙人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这使他的诗丰富多彩。他的诗歌主要采用了自由诗、小诗和散文诗,不喜欢讲究格律的现代格律诗,是一个具有浓郁的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诗人。他的自我意识正是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人生与艺术的自由的不懈追求上。“自由是艺术的根基。” 他的诗歌创作是创造性工作,他并不愿意完全遵守前人的诗体规范,受到诗歌传统的束缚。
他写了许多精致的小诗,有的诗只有四行,甚至还专门写了一首题为《四行》的诗。这首诗把一句一诗行的句式改为两句一诗行的方式,实质上是将四行诗变成了八行诗增加了流行的四行诗体的容量。
《四行》
爱看寒风里飘雪的热带女郎 已回来
说她的遭遇 像一场暗蓝色的噩梦
然而我却把开灵魂之锁的钥匙 遗忘在另一个梦境
仅以苦涩的喉 唱一曲失去了旋律的歌
诗人有一定的诗体意识却不想当定型诗体的奴隶,而是让诗体为自己的抒情内容和写作目的服务,他的小诗也有变体,如《暮色》一诗一、 二、四个诗行由两个单句组成,第三个诗句却只有一个句子:
有人打风哨中走来 袖里满是暮色
穿过了寂寞的迴廊 廊外遗下一个沉郁的黄昏
他偏不爱这饰着落英的绿窗
仅无语地立在栏前 数一季远山的烟雨......
云鹤先生的诗观如他自己所说:写诗,我一向不重视“过程”而注重“目标”。如果目标是“写一首诗”,如何写、以什么形式写?我认为并非最重要的作业规程,而如何抓住那些在脑中一闪而逝的“意象”,才是最重要的。当然,意象的处理是一首诗成功或否的关键。我认为,应该令意象自然地呈现,过度磨研反而削弱意象本身的光辉。我不认为诗必须具有“使命感”,而且我也常有纯美的、抽象的、以自动语言完成的诗作。虽然我感到,诗中如果能反映出诗人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以及诗人对该时空的反应与批判,会更为理想;但,我不会刻意去追求“使命感”的。[《菲律宾华文诗人云鹤新诗创作的特点与价值》,王珂,福建师范大学]
近日,由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文报和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的第三届“致经典”双语诵读会在数万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期盼中已于近日正式上线。新一届“致经典”大会新增西方经典诗歌朗诵、特设“一带一路”选拔区,期待你在这个诗歌与英文编织的舞台上一展青春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