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致经典 > 活动动态 > 正文
黄会林教授:培养下一代的文化自信是教育的使命
来源:21英语网    作者:21ST   日期: 2021-01-08



黄会林教授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少年时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6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92年受命恢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1993年牵头创办首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10年主持建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在2009年的北京文艺论坛上,黄会林首次提到了“第三极文化”,借用地理学上“极”的概念对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提出了思考,从影响力角度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看作世界文化的“两极”,将具有数千年传统、深厚根基及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称为“第三极文化”。2020年,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迎来了三个“十年”的纪念——“第三极文化”正式提出第十年、研究院成立第十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举办第十年。随着“第三极文化”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完善,各界有志之士也在向以“第三极文化”为代表的“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文化目标迈进。

Q: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了“第三极文化”?

黄会林:我们首次提到“第三极文化”是在2009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外文化纷纷涌入,这是正常的,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涌入的文化中,强势文化占据了绝对优势,慢慢覆盖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在这样的西方文化传入之下,潜藏着的是其价值观的入侵。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其影响。整个过程中,我们如果在文化上不够自觉、不够清醒、不够自信,就会完全承接这些文化,从而失去话语权,失去我们自己独到的文化表达。
 
所以,在2009年的北京文艺论坛上,我在发言中提到了“第三极文化”。当时放眼望去,整个世界的文化百花齐放。但在这个“百花园”中,各种文化就其影响力和覆盖性来说是有主有次的。面对这样的多元文化,我们借用了自然科学中“极”的概念。
 
在19世纪以前,欧洲文化是一个“极”。20世纪,美国文化随着其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崛起,并很快覆盖到世界范围。于是,美国文化就成为另一个“极”。那我们中国文化呢?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的文化是被覆盖的,我们慢慢地与自己的文明渐行渐远。所以我们就想,在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为“两极”的前提下,在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可不可以立起来,变成一种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文化并走向世界?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的概念。

Q:这十年来,您所带领的团队是否在中国话语体系和文化形象构建方面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进展?

黄会林:现在,我的团队可以说是“人心齐、泰山移”。十多个人的队伍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做这件事。这是我们为中国文化“立起来、走出去”所做的一点微薄的贡献。我们现在有七个项目正在进行,其中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其实和“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不断弘扬我们的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接纳。
 
我希望我们这七个项目可以持续进行下去,我相信我们所有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现在,我们“看中国”的六百多部影片已经获得了110多个国际奖项,这说明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相对于十年前刚提出“第三极文化”的时候,现在的形势好了很多。世界正在逐渐认识我们的中国文化。对我们文化的认识其实就是对我们民族的认识,就是对我们中国的认识。

Q:您躬身教育60多年,桃李满天下。您认为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特殊的使命和任务?

黄会林:教育永远是面向下一代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下一代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和你们做的事情实际是一样的,就是让年轻人健康成长,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们各种各样的推力,让他们张开眼看世界。同时,让他们阅读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他们知道历史,积累沉淀,让他们在面向未来时身上有底蕴。
 
国家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对这种新生力量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对其审美情趣、生活追求乃至其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的自我设计进行引导与培养,这些都是教育所担负的使命。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的核心是“传道”,然后才是“受业”“解惑”。我认为“传道”的核心在于价值引领。审美情趣的培养、心灵的陶冶对每个人的成长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根”上培植下一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我们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文化的使命。

Q:您如何看待青少年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

黄会林:首先,无可置疑地,青少年是未来,是人类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不管是青年还是少年,在他们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他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对于国家民族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世界文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其中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无论是做英语演讲比赛也好,做文字训练也罢,无非是希望借此表达思想、表达文化。我认为,让青少年加入到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中是特别重要的。而且,它的价值和意义不止于眼前,会更长远。

Q:您对于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有哪些期待?在这一方面,您认为有哪些理论上或者实践上的工作需要展开?

黄会林: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内容为王”。至于怎么表达,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现在,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无论是融媒体还是自媒体,都是用来承载和传播内容的。所以,核心在内容,而内容需要头脑的引领,头脑引领的核心就在价值观。
 
其实,正如毛主席诗词中提到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我们的任务是共同构建一个人类的美好家园。只有走一条和谐的、彼此共存、互相吸收借鉴的道路,我们才能实现世界大同。这些活动,包括你们开展的那些活动,是其中一些具体的实践。而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寄托在青少年身上。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用正确的价值观去把握内容,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把这种内涵通过有趣的方式、有创造性的形式和理念呈现出来。简单来说,艺术可以归结为三个字:真、善、美。

Q:您可以与我们当代青少年分享一下您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以及您的所获所感吗?

黄会林:其实,每个人有各自生活的年代。我之前总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觉悟,而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家刚刚过上好日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那时的老百姓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卫这样一个新生的共和国,保卫自己的家园。
 
那时候的人多单纯啊!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能上前线就是最大的光荣。我们班上大概有四十个学生,最后仅有四人被批准上前线。我很幸运能够成为这四人中的一员,有机会跨过鸭绿江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奠定了根基的。因此,我一直认为,无论祖国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都应该去做。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