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Tune: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A Summer Night on My Way Home from the Yellow Sand Bridge
Xin Qiji
Startled by magpies leaving the branch in moonlight,
I hear cicadas shrill in the breeze at midnight.
The rice fields’ sweet smell promises a bumper year;
Listen, how frogs’ croaks please the ear!
Beyond the clouds seven or eight stars twinkle;
Before the hills two or three raindrops sprinkle.
There is an inn beside the village temple. Look!
The winding path leads to the hut beside the brook.
(许渊冲 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的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夜行黄沙道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该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了夏夜乡村的风光,把一个寂静山乡的夏夜描绘得优美如画、恬静自然,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恬静、天然、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的向往。这样一首佳作,在我国著名翻译家、北大教授许渊冲的笔下,同样优美动人。
译作首句中,“Statled by”的倒装前景化了作者的感觉,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快地感受到诗中美景和意境带来的惊喜感;接着cicadas shrill in the breeze给读者一种听觉感受,并创造性地隐喻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氛围,给人一种夜半清冷的感受;而rice fields' sweet smell则从嗅觉上给人一种迷蒙、愉悦的感觉。原词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农村山村风光,从而调动了读者的三种模态体系,把一个寂静山乡的夏夜描述得优美如画、恬静自然,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恬静、天然、怡然自得的农家乐生活的向往。Beyond the clouds和Before the hills同样将景物前景化,从视觉上给读者冲击感,并且营造一种视觉上的意境转换,从近到远,从上到下。(《多模态视角下宋词翻译的意象美——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刘伊婷著。)
“稻花香里说丰年”原文并没有明确指出是蛙在“说丰年”,还是人们在“说丰年”。译者在这里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选择难题,采用promise一词,避开谈及谁在“说丰年”,只指出“稻花香”在promise一个“丰年”。该词的选择体现了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对译文做出的创造性活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表达了作者对“旧时茅店”忽现的惊喜心情。原文词语“现”置于最后一句话中,而在译文中,译者即让look一词单独作为一个句子,放在there is an inn beside the Village Temple之后。该同语位置的安排,正好与作者见到茅店的惊喜心情相吻合。“当其有所触而兴起也,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随在取之为心,而出为情、为景、为事。”既说明了译者与作者、与原作者做出的互动性,又充分说明了译者对译文做出的创造性努力。(《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宋词的翻译——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丁俊、轩治峰著)
内容来源:21世纪英语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致经典双语诵读”所转载、摘编的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如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31718125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