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微信文章 > 头条 > 正文
"你以为全球不想学中国吗?"
来源:央视网,央视新闻,Global Times    作者:21ST   日期: 2021-12-27

“你以为全球不想学中国吗?”

 

“但要取得中国这样的防控成果不是某一个措施、某一个策略能够起作用的,需要众多的要素组合叠加才能产生这种效果,比如中国老百姓的独特文化和高度利他主义精神,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部门的协同能力,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协同能力。你要看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相信很多国家很难做到上下协同,全国一盘棋,做到有效的联动。”

图源:央视网

近日,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面对面》专访时的说的这段话,被网友称为“高端凡尔赛现场”。

梁万年提出,中国疫情防控成功是众多要素组合叠加的成果。在专访中,他还针对公众关切的“动态清零”策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等问题,展开详细解读。

 

 

"Don't you think other countries want to learn from China?" said Liang Wannian, head of the expert panel for the COVID-19 response of China's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NHC).

It is not an individual strategy or measure that has brought about effectiv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many factors, like Chinese people's sense of altruism,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oordination capacity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Liang noted.


怎样看待满洲里的疫情防控?

据12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该地本轮疫情已经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3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根据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本次疫情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发的疫情,这座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面临着又一轮疫情的冲击。

梁万年表示,作为一个老的公共卫生人,非常能体会满洲里疫情的压力,而本次满洲里疫情,是边境口岸防控压力的又一次体现。满洲里作为边境口岸,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同时还要防止感染者再溢出满洲里以外地区。这三道防线同时要扎起来,所以挑战是很大的。

图源:央视网

The border city of Manzhouli in North China's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s facing huge challenges and is under pressure to prevent imported cases and the epidemic from spreading within the city and beyond Manzhouli, according to Liang.

Although there are a series of standards and norms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cerning imported goods and related personnel, no one can guarantee that there are no risks. The core matter is how to detect and control the epidemic and how to ensure the epidemic will not spread further, especially among local communities, according to Liang.


梁万年表示,满洲里是中国口岸防控的一个代表,从去年4月份以来,多起疫情都和境外输入有关联的。这也就反过来说,中国最关键的策略是外防输入。从航空口岸到沿海口岸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而且有效的防控措施,比如闭环管理和远端防控,但是中国的陆路口岸点多、线长、面广,防控难度非常大。

另外,陆路口岸除了人还有货物,从境外到境内,虽然防控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但还是非常难,谁都不能保证没有任何风险。满洲里疫情防控力度和标准也相当高,可时隔一年还是百密一疏,由此可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期望一个都不会发生,核心的问题是怎么快速地发现它、怎么快速地把它控制住,从而不让它扩散,不反弹,不造成社区的持续传播。

“动态清零”是什么概念?

自10月17日,陕西西安新增2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开始,国内本轮疫情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在本轮疫情中,各地发现疫情后,基本都在1个潜伏期14天左右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高效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动态清零”的防控策略成为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我们现在不能保证一个本土病例不发生,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当一个传进来引发本土病例以后,如果我们很短的时间很快地就把它控制住,这个感染链进来没有持续传播,把这个感染链灭干净了,也叫清零。我想无论是边境地区还是城市,“动态清零”是疫情常态化下,在出现本土病例以后,我们要实行的一个战略目标。

图源:央视网

China's dynamic zero-COVID policy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Liang stressed that China should stick to the current strategy. The "dynamic zero" policy doesn't mean zero infections, as we cannot guarantee that local cases won't occur, but when they are detected, they must be controlled straight away, Liang noted. 

梁万年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针对各地散发的疫情,我们先摸清底细,搞清楚传播链条,之后加以阻断,实际上就是一个“动态清零”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动态清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地方怎么老是会出现病例,有些地方怎么一年多了病人始终没有清零,其实从动态上它是清零了。做得再好的一些城市,也不能保证这起处理完下起就没有了。可能疫情会再来,可来我也不怕,来了就尽快把它扑灭掉。

梁万年认为,怎么精准地划分疫区、疫点,精准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地管理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精准地判断一个区域一旦出现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精准地考虑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这五个“精”需要大力做文章,因为做得越精准,我们投入的资源就越少,也会反过来提振我们的信心,使我们看到战胜疫情的希望。

这五个“精”考验了方方面面的能力。从指挥、管理、执行体系,一直到最基层,如果有一个地方是弱项,都可能恰恰在那个方面出问题。其实这次疫情是一种大考,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检验。

如何看待新加坡、韩国等国
变换了“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


根据已公布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成为疫情背景下全球少见的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然而,个别西方媒体却对中国防控疫情的政策指手画脚,以一些国家放松防控,采取“与病毒共存”的做法来质疑中国“动态清零”的策略。

梁万年表示,在疫情的防控上,不可能说有哪一种策略是各国都适用的,现在不可能,今后也不可能。各个国家采取策略的时候主要依据4个方面的要素判断:

首先是防控理念,中国的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有一些理念可能认为自由是最重要的。不同的理念下,采取的策略就有区别了。第二是根据国家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的情况来判断,ICU能力、医务人员、物资供应保障,要综合考虑。第三要考虑韧性,疫情会持续多长时间,因为短期内任何国家都可以暂时应对,可疫情是不是长期的?是不是越来越复杂?那么必须要考虑到空间。第四点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文化,包括社会制度、动员能力,尤其是老百姓的参与度。

图源:央视网

China has always put its people and life first when it comes to the strategy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hereas some other countries may think individual freedom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t ideologies lead to different strategies, said Liang.

“其他国家结合国家的条件逐渐调整防疫策略,我现在也不能评判是好还是不好,但是站在一个学者的、科学的角度来评判,有四个维度来看,而成本效果是能看出来的。”

“十四亿人口的中国,仅有几万人的病例,几千人的死亡,这是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从效率上来看,中国对疫情的快速处置,一般在一到两个潜伏期内,很少出现持续性传播,中国处置疫情的效率在全球来说是好的。从效用上来说,其实我们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更多地保护了社会经济发展。”

“可能一般大家会问,那效益呢?效益要如何看待?可能我们对某一个地区,某一部分人群在短时间内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控措施,可能以小地区、小人群来看,效益是低的。但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整体来看这种疾病,我们换取了更广泛的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效益。”

中国防疫的独特性
“你以为全球不想学中国吗?”


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守住疫情防线,就是对国际抗疫的最大贡献。梁万年强调,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不应该抱有任何侥幸心理。病毒可能对某些人的致病能力不强,甚至无症状,对有些人可能却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新冠病毒的感染力很强,如果不加强防控,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强大的感染力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乘,出现在中国的重症和死亡的绝对数量就会很大,就会发展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必须加以控制,不允许这种传播导致这样的后果。

谈及疫情管控导致人群的不适,梁万年认为,有的国家地区因不适、不满就采取放松、“躺平”的政策,但从中国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来看,都不会这样做。“而我作为一个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说,更认为咱们不能这样做。”

图源:央视网

As a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over 1.4 billion, China has shown that effectively containing COVID-19 is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anti-pandemic fight.

梁万年更发出反问:你以为全球不想学中国吗?但要取得中国这样的防控成果不是某一个措施、某一个策略能够起作用的,需要众多的要素组合叠加才能产生这种效果,比如中国老百姓的独特文化和高度利他主义精神,老百姓会用自己的不方便换取更多人的利益。

第二,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部门的协同能力,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协同能力。你要看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相信很多国家很难做到上下协同,全国一盘棋,做到有效的联动。

It is not an individual strategy or measure that has brought about effectiv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many factors, like Chinese people's sense of altruism,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oordination capacity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Liang noted.

 

2021年12月7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医护人员在庄市陈倪路检测点给居民做核酸检测。图源:人民视觉

 

另外,我们毕竟经历过武汉那一场战疫的洗礼,后面我们又经过了几十起局部疫情的锻炼,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甚至可以称之为还是科学的防控措施组合,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锻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工具包”。比如核酸检测能力、密接者的追踪能力、临床救治能力、社会动员能力、交通生活保障方面的能力,“工具包”里都有。这一块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优势,现在可以说用得是得心应手。同时,我们已经看到了战胜疫情的曙光,我们不能够回到大面积人群感染,出现多例重症的局面,不能够白等这两年,必须取得最终的胜利。

China's achievements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a socialist system, as many countries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levels within a country, Liang said, noting that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good "toolkit" such as capacity in nucleic acid detection, close contact tracking, clinical treatment, transportation, and life support.  

“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
新冠疫情何时是尽头?


近日,在非洲多个国家发现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警惕。当地时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后发布声明,将这种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株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奥密克戎”。之后,世卫组织在报告中指出,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等级为“非常高”。

截至12月3日,已有至少38个国家报告奥密克戎病例,较两天前报告的23个国家有所上升。对于此次新出现的奥密克戎,梁万年认为,这是新冠病毒变异的一种常态。

梁万年说:“其实人类和病毒和病原体一直是一个共生的情况,有人类就有疾病的出现,它是一个伴生的作用。要说完全让新冠病毒没有了,让一个新冠疫情的病人都不出现了,现在从科学上回答不了。当判断尽头的时候,在科学上看,有三种解释:一种如同SARS完全消失,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第二种是我们慢慢有抵抗力了,通过研制特效药,不再惧怕这种疾病,能够容忍它的影响;还有一种尽头,是我们对病毒了解不够,病毒反复变化,越变越复杂,我们难以应对。这三种来看,我更看好前两种。我们逐步具备了认识病毒的能力,我们的手段在逐步优化和完善,这一点上我充满信心。”

谈及疫情管控常态化状态,梁万年分析,何时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状态,现在无法做出判断,因为从全球来看,新冠疫情仍处在大流行阶段。但我以为,在人类的历史上,它是短暂的,我们要有信心。

图源:央视网

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梁万年表示,新冠病毒变化才是常态,变异方向有三种,一个是它变得慢慢没有传播力了,没有毒力了,向好的方向变异;另外一个方向可能变坏了,传播力更强了,致病力更强了,毒力更强了;还有一种变异可能是传播力变强了,但是毒力变弱了,或者是毒力变强了但传播能力变弱了。

At least 38 countries have reported confirmed cases of Omicron variant as of December 3. Liang said it is a normal phenomenon in virus variation. There are three possibilities for the variation: the virus could be transmitted without added potency; it could be worse with stronger potency and become more virulent; or it might be more transmissible, but less virulent or vice versa.

“它到底是哪种变异方向现在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已经有一种技术能快速识别它是不是变了。‘奥密克戎’出来以后,我们发现它的刺突蛋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流行病学意义在哪儿,临床意义在哪儿,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我们不能期望病毒别变异了,但是要向好的变异方向,及时监视它。发现变异后,就根据变异来研究疫苗,根据变异改善检测手段和试剂,根据变异来研发药物。我们只要具备这种能力,就不怕它变。”

接种疫苗会给个人
带来怎样的保护?


在全球疫情波折反复的形势下,多国放松管控给我国外防输入带来了新的挑战。梁万年强调,中国更应该坚定不移继续推行“动态清零、精准防控”的战略目标,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在采访中,梁万年再次强调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图源:央视网

“科学界公认,接种疫苗对防止新冠的感染、重症和死亡都是非常有效的。当然疫苗是针对病毒来做的,因为病毒在变,那么在变的过程当中疫苗怎么有效适应它?这是一个科学问题。”

“至少现在一直到德尔塔病毒为止已经证明,即使病毒在变,我们的疫苗仍然是有效的,可能会对效益出现一些免疫逃避,但总体上还是有效的。针对‘奥密克戎’,疫苗有效性怎么样?会受多大的影响?科学家正在研究,大家还是对疫苗要有信心。第二点我想说,并不是说打了三针疫苗就一定平安无事,新冠病毒疫苗并不是终身免疫,很可能需要不断接种来维持免疫力,但是多长时间接种?抗体到什么水平就没有效?这些问题科学家也在研究。”

“至于药物问题,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在研发药物,寻找特异性药物,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现在恐怕还没拿到特异性药物,不再惧怕病毒,而一旦取得突破,还面临产能供应、价格、安全性问题等等问题。”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s recognized that vaccination is high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OVID-19 infections, severe illness, and death. Liang noted that we should be confident as vaccines have been widely administered and drugs are being developed, and Chinese people's healthy habits are gradually being developed and improved, and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 is further improved.

坚定抗疫信心
“我们这部抗疫机器越来越润滑 ”


梁万年说,我们认可对于疫情防控人们会产生疲惫,但更要坚定信心。疫苗已经在广泛地接种,药物正在研发,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健康行为、健康习惯正在逐渐养成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体系进一步健全,还有中国特有的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这些都是我们信心所在。

“和疫情的斗争锤炼了我们国家整个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尤其是卫生健康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通过这些磨炼,我们这部抗疫的机器越来越润滑,抗疫的网络越来越密,越来越坚固,针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在增强,所以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新闻来源:央视网,央视新闻,Global Times



 





 
订阅更精彩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